网站首页|事业部概况|会所动态|公司文化|案例展示|人才|在线订单|联系我们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    
豪华型岗亭
标准型岗亭
简易型岗亭
 
 
 
新闻动态 您当前位置>>首页>>新闻动态
红黄绿灯见证交警革新之路 岗亭渐成警民和谐纽带
日期:2011-03-12  返回

     12月8日,记者与多名老交警聊天时,这些老人追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:岗亭的“脸”、信号灯的“眼”、交通安保装备,这些交通硬件设施悄悄地改变了很多,然而几十年来,还有更多闪亮的东西没有变。

  小小岗亭:

  渐成警民和谐纽带

  解放前,南宁市区的街道上有11朵“蘑菇”。当时的警察就站在这种木质的蘑菇形状的大伞下指挥交通。解放后,南宁一些重要交叉路口设置了交通信号灯,那11朵“蘑菇”被新建的有六角形天顶的或水塔形状的交通岗亭取代。

  20世纪50年代,在南宁市当阳街水塔脚附近的道路中间,竖着一根高约3米的立柱,上面支着一个小圆亭,这个设施与附近的水塔相映成趣。它就是解放后南宁市一代交通岗亭家族中的成员。因为形状与真水塔相似,故得俗名水塔高岗。今年12月9日,记者在南宁新会书院找到了这个水塔高岗的历史照片。深浅两种颜色间隔着包裹住一根立柱,立柱的一侧镶嵌着一列马钉,成为爬到圆亭上的扶梯。据当年在水塔高岗里执过勤的老一辈交警介绍,圆亭内空间很小,通常只能容一个人坐下。而另外的人,只能站在圆亭外沿的环形过道上。

  1964年底,邕江大桥建成通车。1965年,南宁市朝阳路也全线通车。继而形成了朝阳路-民权路-邕江大桥-江南路(现星光大道)贯穿市区南北的交通干线。交通流量、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,水塔脚路口的交通流量则明显减少,于是,这里的水塔高岗于20世纪70年代被拆除。随后,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沿用的高岗均因道路、交通流量发生变化失去功用,从路面实物转成了泛黄褪色的稀少存照。

  1971年开始,西园饭店接待国内外贵宾日益增多,为保证贵宾的交通安全,南宁市在江南(现星光大道)-淡村-西园路口的转盘中间,建起了伞形木质交通岗亭,但因转盘直径较大,事实证明还是以环岛组织该路口的交通更科学,也更便于市民车辆通行。1978年,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前,这个伞形岗亭被拆除。西园转盘模式在该处路口一直沿用至今。

  1980年开始,随着南宁市区道路扩建和车辆逐渐增多。作为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,南宁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岗亭也不断更新换代。至2008年,南宁市目前有33个交通岗亭。 “园林景观式”、“房屋式”、“六角型顶的”、“钢混结构”、“铝合金结构”……层出不穷。现在,南宁市的交通岗亭已集防晒、保暖、智能控制交通信号等多功能于一身。

杭州绿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交通设施事业部版权所有
电话:0571-88610819 传真:0571-89055033
事业部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高新技术产业园九曲港路15号
邮箱:sales@lsjiaotong.com
浙ICP备1700072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