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报道了有部分岗亭式U站存在“流浪汉当旅馆、醉汉当厕所”的现象,同时U站还存在设计上不防雨等问题。作为58个城市岗亭式U站的监管单位,深圳市团市委正式回应了本报披露的这些现象和问题。深圳市义工联总干事、团市委权益部部长薛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大剧院U站产生的不文明现象确实存在,考虑目前该站所处位置光线不好,近期他们将会把其移至大剧院广场。
而针对U站不防雨的设计,薛铮表示,U站当初的设计是在当时经过全社会的广泛征集,通过专家的综合评审后,才决定采用这种结构。在U站试运行结束前(即12月31日前)不会有更改其设计风格的计划。同时就记者提到的U站是否也会涉及到“挂羊头卖狗肉”以及费用问题,薛铮也一一回应了记者。
U站设计风格会否改变?
短期内不会变
薛铮说,U站是经过全社会的公开征集以及专家评审,最终决定三面敞开式造型。“深圳是座年轻的移民城市,而开放的U站正符合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个性”,薛铮说U站的设计风格体现了深圳的城市品质。
对于是否会更改设计,薛铮说,需要经过两三个月试运行以及征求志愿者义工意见之后才能决定。
薛铮说,此前有义工提出U站需要重新改造。他说,现在的U站在环保方面有独特之处,包括使用再生材料、太阳能等环保低碳材料。“而如果更改设计,则会与之前环保理念相悖。”薛铮表示,大运会期间U站主要是保障志愿者运行的,而目前则是保障义工运行,因此很多想法也正在不停讨论和摸索之中。
如何避免U站变“厕所”?
近期将调整大剧院U站位置
深圳大运期间建设的城市岗亭式U站,是一个城市综合文明的窗口,从另一层面来讲,这是一种对城市文明的宣传。针对大剧院U站存在“流浪汉当旅馆,醉汉当厕所”的现象,薛铮说,有U站确实出现过这种现象。他表示,大剧院U站近期将调整其位置,考虑到原位置光线较暗,他们准备将该站调整到大剧院小广场上。
薛铮表示,此类不文明现象也没法避免,以前电话亭也出现过这种现象。他表示,这种问题和现象除了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外,还必须从道德层面做宣传,从提升城市的综合文明素质出发,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。
U站志愿服务如何丰富?
公交慢行系统或将使用U站平台
针对记者提到的现在U站志愿服务太单一,只是局限于市民问路等服务,薛铮说,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丰富U站志愿服务项目,而且也头疼于哪些志愿服务项目是市民真正需要,也最能体现价值和最具实际效果。而针对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,他表示,作为大运会结束就马上重新开张的U站,在运行中也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,不过他们也正在想办法克服。
“这两天我们在跟双城双年展的组委会商谈”,薛铮说,他们目前正在初步商讨能否将双年展的建筑元素借助U站这个平台展示出来,对于更多的细节,他表示,目前只是第一轮商谈,很多东西没最终定下来,所以不方便说太多。他表示,组委会对U站这个展示平台很感兴趣,而他们也希望能准确找到符合大众品味的元素。
据薛铮介绍,前两天他们也在调研是否可以将U站作为公交慢性系统(自行车租赁)的平台,把岗亭作为租还自行车的一个点,至少是一小时免费租赁点,可行性很大。他说这是公益性的,非商业性的活动。但具体的细节操作起来还需要进一步调研。
薛铮说,他经常跟U站的站长要求,U站的服务内容一定要从市民需求和周边社区的需求出发,自行的开发、开展一些志愿服务项目。据他介绍,目前U站也已逐渐成为市民物物交换的场所,薛铮说这为资源再利用提供了便利。而且现在的很多交通劝导、文明劝导的义工团队也是以U站为据点,统一从U站出发。此外,薛铮介绍,他们还将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,让U站成为展示政府公共信息的窗口和平台。
■声音
“应对U站设计进行改造”
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委员吴立民:
原深圳市知名人大代表、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委员吴立民昨日也注意到本报关于U站现状的报道。他认为,U站在大运会期间成为深圳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之一,这种志愿者服务小站的形式很好,非常值得保留。但是,大运会之后,由于服务需求变少,因此只需要部分保留即可。
“在东门和华强北这些外地游客较多的地方,或是人流较大的大型交通枢纽,包括火车站和口岸等地,都应该保留。并且,保留下来的U站要因地制宜,根据地域的特点来设置服务,比如东门和华强北注重提醒消费维权、识别真假等。”吴立民说。
而对于当前U站因三面敞开,在维护上出现的问题,吴立民认为,有关部门可以对U站进行重新设计。“可以借鉴现在街边报刊亭的方式,安装卷闸门,服务结束后拉下来。”吴立民特别强调,U站绝不能变成藏污纳垢的场所,呼吁深圳相关部门警惕这一现象危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