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溯“蜗居”板房的日子
时光回溯到一年多前:深圳龙岗中心城龙翔大道黄阁路口,造型奇特的水晶体大运主场馆群已经拔地而起。在主体育场馆西南侧的路边,几排低矮的板房很不起眼地扎在草丛中。这不是大运体育场馆还没拆除的工棚,这里是深圳龙岗的大运城派出所。
为了大运安保的需要,2009年8月19日,16名民警开始筹备一个崭新的派出所,大运城派出所。2010年3月2日,在大运城体育中心的西南角,几排临时搭建的板房正式启用。2010年3月5日,这个板房的门口多了一块牌子,这里就是大运城派出所的家。
在这几排简陋的板房里,25名民警先后到位,他们承担起大运主场馆群、大运村和其他比赛项目场馆的安保重任。
“蜗居”的日子总是有几分艰辛。“夏天太阳晒,空调不管用,最怕刮风下雨,总是担心房顶被吹跑。”所长贺叶池提起往事,十分感慨。“最头疼的还是蚊子咬,普通的蚊香根本不管用。刚来的时候,这里还是一片工地,周围都是水塘,头一天晚上,四周响起青蛙的叫声,它们叫到了几点,我就是几点才入眠。”
最初来的时候,所有民警都还不太适应板房里的日子。由于板房派出所只有300多个平方,房间很紧张,每间民警宿舍都是八名民警挤在一起。一位新来的民警呼噜声很大,第一晚两位同事被吵得无法入眠,搬着被子到会议室里睡了一晚。这位新同事得知后十分自责,第二晚,他抱着被子在自己的车里睡了一夜。
战绩:化解89宗劳资纠纷
不过,曾经的艰苦岁月随着大运体育中心的落成而有所改观。曾经的建筑工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座漂亮的场馆,派出所的新大楼也已经竣工进入装修阶段。
当然,这个25位民警的板房派出所最重要的任务并不是体验生活,而是维护大运安保。虽说这个派出所的辖区居民人数不多,但是对于工地的管理以及安保工作而言,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贺叶池告诉记者,最高峰的时候,整个工地的工人数量超过八千。各种纠纷不可避免。首先是劳资纠纷,稍微处理不慎,影响的除了社会稳定,更影响大运工程的顺利进行。
贺叶池算了一笔账,去年一年,大运城派出所处理的各类纠纷中,劳资纠纷就占到了九成,达到89宗。其中,人数少的几人,多的几十人。耐心劝导,上房顶解救,这些几乎成了民警们的家常便饭。也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与认真,让一个个矛盾在工地内得以化解,最终保证了大运体育中心工程的顺利进行。最关键的是,处置这些事件,大运城派出所没有用上级机关一个警力。
大运城派出所成立以来,共刑拘14人,逮捕6人,劳教1人,治安拘留36人。该所还先后抓获了网上追逃的重伤害以及故意杀人两名嫌疑人。不久前,一名抢劫杀人潜逃的逃犯也在大运城派出所落网。
变化:民警当上安保“经理”
与其他派出所不同的是,大运城派出所目前30%的警力都被抽调到场馆专职从事安保工作,他们也多了一个头衔,经理。
安保团队的组建采用经理人模式是国际赛事上普遍采用的做法,所长贺叶池目前的身份就是大运城主体育场的安保主任,一个主任下设八大经理,包括前院经理、后院经理、安检经理、反恐防暴经理、交通经理、消防经理、科技主管以及证件主管等。
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,大运期间的安保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。赛时人多,浑水摸鱼进入场馆的情况会否发生?这些都考验着大运城派出所安保团队的工作。
兼职做了经理的民警小李告诉记者,大运期间,大运城将设置四层防卫圈。最外围的是交通引导区,这个区域可以引导观众进入大运城;第二层是交通管控区,所有车辆均凭证进入,但是人员还是可以继续向前走;第三层是安保封闭区,百米一个岗亭,武警把守。搭设有按键的岗亭与大棚,所有人员从这里安检后进入场馆。
最后一道防线是验证封闭区。这个区域是区分观众与注册人员的区域,根据证件效力进行管理。比如说赛场,即便是安保人员也没有通行权利。能进入赛场的只有运动员与裁判员等。但是,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比如运动员与裁判发生争执等,将给安保人员发放升级卡,升级后进入现场处置。在特别紧急的状况下,比如出现有人裸奔,从看台上跳下来等,将直接升级,安保人员直接进入现场进行处置。
欢迎光顾 http://www.lsjt.net.cn/ 杭州岗亭 |